游客发表

“星星之火”点亮乡村致富路

发帖时间:2025-05-29 04:23:05

  “这尾水处理一搞好,星星之火稻鳖产量还能再提一提。点亮”近日,乡村记者来到位于肥西县三河镇西湖村的致富杰祥水产基地,只见该县农业农村局水产专家马仁胜正和基地负责人方国侠一起,星星之火忙着稻鳖养殖的点亮尾水处理施工项目。

  农业科技“特派员”雪中送炭

“星星之火”点亮乡村致富路

  据介绍,乡村近年来,致富肥西县深入推进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星星之火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点亮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乡村积极打造助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致富科技特派员“肥西样板”。

“星星之火”点亮乡村致富路

  杰祥水产的星星之火稻鳖养殖其实是马仁胜近年来在该县推广的稻鳖连作技术,在水稻田中混养甲鱼,点亮实现产量和品质双提升,乡村鳖肥稻香。别看如今方国侠的稻鳖养殖规模已经达到了700亩,可在2016年,他却濒临破产,“当时多亏‘特派员’马主任雪中送炭!”

“星星之火”点亮乡村致富路

  2016年,马仁胜作为肥西县科技局选派的科技“特派员”,来到三河镇西湖村杰祥水产公司,通过政策性对接和技术培训,帮助企业实行稻鳖连作模式,让当时濒临破产的方国侠重拾了发展信心。“我几乎每周都来,给他们一些技术上的指导,帮他们进一步了解喂食、水质变化以及稻鳖的生长情况。”

  在马仁胜的指导下,杰祥水产的稻鳖事业发展得风生水起,收入也翻了几番。今年,基地水稻收成40万斤、成品鳖10万斤、稻鳖苗种10万只,年收入突破600万元。

  科技引领乡村振兴

  说起稻鳖养殖的增收增效,方国侠给记者算了笔账:实行稻鳖连作后,水稻产量每亩能增收300余斤,按平均每亩100斤稻鳖计算,两样加起来每亩田要比过去单一种植水稻增加收入3000元。“不仅如此,我们生产出的稻鳖米还特别香,甲鱼品质也比温室养殖的要高。”专家检测数据显示,稻鳖的有机钙含量比温室养殖的甲鱼高出50倍以上。

  稻鳖连作只是肥西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大农业科技,引领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今年,肥西县选派8名省市级专家类农业科技“特派员”、20名公益类农业科技“特派员”、20名创业类科技“特派员”,分别进驻45家农业企业、基地、园区,助力绿色粮油、有机蔬菜、优质林果、精品苗木、特色水产、健康畜禽、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等八大产业基地建设,打造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平台。

  截至目前,肥西县实施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50项,培训人员6000人次,建立省级首批农业科技园区1个,获批科技部“星创天地”2家,“省级特派员工作站”3家,县级“农业科技园”18个。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引领,而科技‘特派员’正是农业科技的传播者,乡村致富的带头人。”肥西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刘成璐本报记者朱震宇·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